close

放任的教育,只會讓孩子在未來承受更多的苦果,出於愛的紀律,才能賦予孩子真正的自由,從小學會服從、讓步、負責任的孩子,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。


一八八二年,美國有一位又聾又啞的兩歲小女孩。父母親同情她,悉心照顧她,試著實現她的每一個願望,這使得她自私自利到了極點。她用她的需求、願望以及侵略性來折磨她的家人,無計可施的父母親於是請來一位訓練有素的教育人員。


海倫.凱勒的啟示 缺乏管教,將缺乏愛與能力


這位女老師很快就進入情況,展開一場耗盡所有參與人員力氣,而且幾乎是苛求的長期教育過程。在她的權威之下,終於讓這位有天賦的女孩服從。在這場紀 律化的過程中,這位女老師嘗試著喚起女孩創意十足的才華。實驗很成功,教會她服從之後,緊接著發展她的天資,女孩在一九四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雷地克里 夫學院(Radcliffe College),成為舉世知名的作家——她就是海倫.凱勒。


這個勇氣十足的實驗成功了,因為蘇利文老師深愛海倫,而這份愛使得她正當的要求海倫服從。這個罕見的紀律化的故事中有一個教育的真理,就是和一個孩 子進行關於紀律與愛的對話。海倫.凱勒的童年故事一目瞭然,很清楚地告訴我們,缺乏紀律將使人生雜亂無章,足以使一個孩子罹患心理疾病,而一個小孩又如何 透過紀律重新找到健康正常之路。


因為不同的理由不管小孩,缺乏愛與饋贈,缺席、漠不關心、專制、酗酒或有毒癮的父母,種種悲慘的社會關係,致使任何時代的兒童與青少年變得欠缺愛與 工作能力。也有那種錦衣玉食的小孩,無法勝任愛與工作,因為沒有人對他們全心全意,沒有人慎重的牽起他們的手,帶領他們穿越五光十色的世界,對付富庶的憂 愁。


過去幾年來盛行無人管束的模式,這些孩子很像蘇利文老師出現之前海倫.凱勒的德性:太多愛,太少紀律。他們始終期盼情感上與物質上的饋贈,沒有學到要放棄,他們依照「我、一切、立刻」的方程式過日子。


 


這些孩子在很正常的環境裡長大,不缺慈愛的父母,但是他們既不識界限,也不識挑戰為何物,經歷不到紀律與清楚領導的正面影響。父母, 多半時候是無微不至的母親,為孩子們鋪平所有的道路,永遠都支持他們。我們這些教育人員,小時候並沒有把德國教育文化——嚴格、堅強、紀律以及適時放棄 ——視為理所當然的教育方法,甚至經常拒絕這些方法,所以這些孩子在沒有教育衝突的環境下長大,換言之,這種環境少了因為挑戰紀律而形成的衝突。


許多青少年的心理現象,我們診斷為病態,在很多案例中(並非所有案例)都暴露了缺乏清楚領導與紀律的後果。從我在寄宿學校工作時所接觸到的眾多例子當中,我想挑出一個特別清楚又引人注目,因紀律而「治癒」的個案。


有一天,一位十五歲的男孩被送到我這裡,九年級的他資賦優異,卻可能再度留級。他因為不接受嚴厲的管理,加上喝酒的問題,以及他對什 麼都懶散的態度,必須離開學校。當他百般懊悔又無助地坐在我面前時,我說了以下的話:「如果你現在願意去上我們最嚴格的英式寄宿學校,一所傳統的男子寄宿 學校一年,之後你就可以回到薩勒姆來。」他主動說好。


他在英國遇到的,是一個階級分明的團體,紀律與秩序凌駕一切,服從乃理所當然,穿制服是義務,違反校規時懲罰接踵而至,成年人的權威,包括學生共治的功能,都是無可爭議的


待在那所學校造就出一個成功的故事:男孩停止喝酒,成為一位熱情洋溢的越野跑者,開始工作,對新式運動興趣濃厚。總而言之,他從一個遭受心理打擊的 少年蛻變為年輕人,成績不錯,充滿自信,過去把他從正途拐走的許多誘惑,再也靠近不了他。一年後他回到薩勒姆,順利地走自己的路,直至高中畢業。


德國在戰後展開了一個過程,我稱之為不可救藥的教育心理學化的過程。當一個孩子在小學裡有學習困難時,做父母的往往驚慌失措,因為他們擔心孩子無法 具備上高中的條件。我挑一個我輔導過的個案為例,這對父母做了碰到這種情況的人都會做的事,他們去拜訪一位心理學家。測驗做了,結果確定那個女孩上高中將 會很吃力;這對父母很不安,失去了信心。提供救命丹的是那位相信女孩可以上高中的小學老師。她做了兩件事,以嚴格的紀律來要求這孩子,而這是女孩的父母無 法達成的。那個女孩接受了嚴格管教,因為她覺得那是關心。老師放棄了心理動機的「理解」,同時,在不引起她注意的情況下,批改作業時不那麼百般挑剔,藉著 打好一點的分數來保護她。於是,她可以獲得上高中的推薦函。老師知道她還需要時間,而這個女孩果真順利高中畢業。


應把孩童看成道德主體 不要為他們的軟弱找藉口


我選這個例子,是因為它指出一味相信心理學的後果。這對父母或許應該相信孩子發展遲緩,如同那位女老師所做的一樣,應該全然信任那個孩子以及她成長 的良好條件。但他們並未這麼做,反而在心理學中尋求預測。父母與老師迅速傾向於把一個奇特的孩子送去心理治療,卻不去研究孩子是否因為父母給予太多自由和 關心,過度擔心與寵愛而變得沒有方向感。


我們應該很嚴肅地把兒童與青少年當成道德的主體,不要一下子就拿心理學來解釋他們的行為,並且因此原諒他們。我們在薩勒姆以心理學來詮釋七、八年代的吸毒好多次了,展開無休止的談話,心理學家介入並且確定這改變不了什麼。我們引進尿液檢驗,只要是結果呈陽性反應便二話不說開除,這不像心理學家會 採取的手段,但卻能使青少年擺脫毒品。我們以對待成年人的方式與青少年相處,讓他們自己決定,如果他們決定吸毒,開除的陰影便如影隨形。這個措施的效果十 分驚人,有百分之九十九的青少年決心抗拒毒品,因為他們害怕那嚴厲的後果,我們不應該不提供青少年這項協助,其過程與交通警察控制酒精與車速無異。


我們逐漸找回一種在道德上強化孩子,而不是為他的軟弱解釋並致歉的教育。有了清楚的領導、親切關懷的前後一致和紀律,心理學將因此顯得多餘。


避免利己主義蔓延 民主應以自律為前提


我是在戰後初期長大的,如果那時候我對母親下的命令反應是「為什麼」,我所得到的答案是「不為什麼」;而假使我頂嘴,她會說「別那麼不像話!」從她 用的詞句傳達出來的信號是,她無意解釋她的命令。她很嚴厲,卻不失為一位慈愛的母親,若事屬重大,她會花時間仔細地告訴我們。我母親唯一做對的,是在涉及 日常規範和紀律的問題時,她一概不容反駁,甭提討論了。以前不必討論日常生活中的規矩,今日也沒有必要。


我們徹底民主化了兒童與青少年的生活,甚於成年人的生活,成年人在職場上被期待要遵守規定,無論同意與否。哪一個企業的僱主會想到與師傅或部門主管 討論關於規定之事呢?上班有打卡鐘,誰要是經常遲到,就罰扣薪水。人人被期待要有紀律、維護服從等美德,至於這些美德是否有效則不需要討論。


如果一切都要重新磋商,民主於是變得荒謬,並且成為一種負擔,因為磋商與討論並不會改良規定以及行之有效的規範。


兒童與青少年喜歡討論,是因為他們沒興趣整理房間、刷牙或者清理洗碗機。利己主義是他們真正的動機,我們不督促他們養成完成任務的習慣,便要和他們天生的自私自利打照面。一再允許他們嘗試藉著討論繼續索回他們的權力,就是在強化他們利己主義的態度。


我們應該從過去幾十年的經驗中得出結論,決定停止討論日常的小小規定、相處時的形式或者義務。教育上過度強調民主化,我們對兒童與青少年期許過多, 在他們尚未具備發展心理學上內在的成熟、能夠成熟地做出判斷之前,我們就要求年輕人所思所為很民主。民主是以高度的自律為前提,是兒童與青少年一步一步才 能求取到的。期待十五歲的人為自己也為團體識別何者正確,並且能夠貫徹執行,實在很不切實際。


透過訓練與自律 才能發展既有的天賦


貝多芬很早就接受廣博的音樂理論和技藝方面的訓練,在他之前的作曲家鮮少如此,但他的贊助者——科隆的選帝侯,仍舊送他去維也納,讓他在有名的海頓 那裡上課。海頓知道貝多芬才華橫溢,卻推薦他另外去一位受人敬重的音樂理論家那裡研究對位法,貝多芬並未以此課程為滿足,反而又認真的向一位專家學小歌 劇,同時在一位小提琴家那裡學拉琴。這些工作本身馴服並提升了他的天才,為他的成功打下基礎。


「才能,誰沒有——才華,給孩子玩具!唯有認真造就這個男人,唯有努力成就天才。」


馮塔納為畫家孟采爾(Adolf Menzel)寫下了這個對句,這兩句話不需要評注。一項發明由九%的努力和一%的靈感而產生,天才發明家愛迪生曾經開玩笑似的這麼說過,有天分的學生應該趁早掌握這個真理。


天賦是一個禮物,也是一項任務。每個人都有或少或多的才華,任務的含義是有更多才華,只有透過努力,才能完成任務。通往星星的路遍布石礫,是古時候 的說法。在童話中,美麗、地位以及財富是快樂與成功的先決條件,不需要努力,只需要好運。但是,在一個民主的社會裡,人要努力才會獲得幸運。人藉著紀律來 提升他的天賦,至於是哪一種天賦,根本不重要。天資高又有好運道的人,經由教育及訓練而找到自律,才能發展出自己的天賦,世界為他打開大門。


我看過很多很早即顯露出天賦的女孩和男孩,因為受到父母鼓勵,上課時、鋼琴課上、在教堂合唱團中都勤奮認真,為了讓所有參與的成年人高興,走出了自 己的路,高中畢業後他們也繼續追求成就。這些有天賦、自信和自律的幸運兒,喚醒了其他父母心中的嫉妒——他們的孩子不太靈光,得再三警告,衝突不斷,補習 再加上祈禱才走向正確的道路。其中卻不乏有天賦的人。


我陪伴過一位十七歲、被一位女老師激發出潛力的少年走了一段路。這個男孩從來沒有因為特殊才能引起別人注意過,自認資質平庸,雖然還算用功,卻有好 幾年成績普通,甚至年復一年要靠補習度過潛伏的難關,否則恐怕升不了級。他也是由一位女老師發掘,為他加油打氣,加強他對自己小小的信心,喚起他的榮譽 感,同時以不停的工作來消弭他對挫折的恐懼,並獲得一些小成就。他很成功的一直走在自己選擇的路上,從未能帶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回家的他,高中畢業後在職場 上卻平步青雲,穩坐一個要負起極大責任的領導位階,這可是他少不更事時不敢奢望的事。回首前塵時,他能夠明確的說出他的命運開始轉變的時間點,就是那位女 老師出現,而她相信他有能力的時候。


幫助孩子相信自己 有了自信,才能超越自我


每個年輕人都有他獨特的天賦,要凸顯他的這份天賦,並且認可這就是他的獨到之處,他必須學著相信自己。健康的自尊心是快樂和力量的一種泉源,反之, 缺乏對自己的信心則是不快樂與麻痺停頓的起因。鍛鍊年輕人更堅強,學習相信他們自己的天賦,正是教育的秘密。相信自己以及有自信能闖出一些名堂來,會讓一 個人超越自己,使資質中等的人有能力做一些事情,而這是一個資質更佳、但不相信自己的人所不可能達到的。幫助一個年輕人相信他自己,相信他獨特的才能,這 形成一種自信,由此得出一個真實的自我評價,是每一位教育家最大的挑戰,同時也是他是否有能耐的試金石。上面提到的兩位女教師做到了這一點,創造了她們教 育事業的傑作。


一個對他的朋友多所冒犯,又不斷胡作非為的十六歲男孩,成了自己的路障,有一次被送到我這裡來,因為他的老師希望與我談話對他能有一些幫助。結果談 了一次又一次,到最後我們達成共識:這個男孩認為自己一無是處。這種想法有違他有目共睹的天分:老師們很滿意他的成績,他具有迷人的風采,長得也好看,難 怪同年齡的人喜歡接近他;另外他在運動方面也很在行,但不把它當一回事。因為他以為自己一無是處,不停地挑釁每一個新交到的朋友,測試他們,好收集友誼的 證據。


我們所達成的共識是正確方向的第一步,這個男孩承認他之所以這麼或那麼做,起因在於他缺乏自信。要終止這些痛苦,他必須走一條新路。終止痛苦的意志是一次可能會發生的「痊癒」的基礎。


現在,好的建議是要付出代價的:一個人如何有自信?「愛人如己」,意思是說只有愛自己的人,才能愛其他的人,並且待朋友以真。這個男孩應該掌握這則 信息,要讓一個大男孩了解這一類的信息並不難,大概沒有什麼比說動一個青少年處理事物時,要符合這個觀點更難的教育任務了。我並沒有說很多話,只是嘗試著 鼓勵他發展他閒置不用的運動天分。據我看來,運動似乎是他可以擴大他小小的自信的領域,喚起他的榮譽感,透過經驗認識榮譽感,他將在這條路上贏得肯定,到 目前為止,他一直希望藉著帶有妒意的行為來得到這種肯定。


這位少年走上了這一條路,並非不成功,否則我不會報導這個案例。他計畫靠打籃球闖出一片天,發揮他的天賦,有紀律地苦練成功,他的自信果真增加了。 這樣的發展的確需要很長一段時間,他繼續挑釁、胡作非為,但他的行為漸漸有了改變,他真的在籃球上發現了他主要的熱情。教育需要時間:都快畢業了,他終於 不靠太多的妒意來維持友誼,絕對做得到相信自己。可惜後來我沒有再看到他,我很想知道,他是否繼續往這條路發展,或者故態復萌。自尊心是一株脆弱的植物, 如果沒有好好澆水並照顧,它會枯萎或者枯死。


所有教育的中心任務就是:使年輕人多相信自己。在訓練和教育這件事情上偉大的開創者、德高望重的教育理論家,以及深思熟慮的實際運用者馮——韓第希 (Hartmut von Hentig),光憑他為所有老師與教育人員寫的那個攀上教育巔峰的獨創公式,就值得受人尊敬,他的公式是:解釋事情、使人強壯。他把訓練和教育的意義都 寫進了這個信息裡。


天賦本身不意味著什麼,如果一個年輕人不相信自己具有天賦,也不打算為他的天賦而努力,像悉心製作一個廣告柱那樣,天才將會凋零;父母及老師必須把 與年輕人一起發掘他們潛在的課業之外的天賦,視為他們的一項任務。德國的高中畢業生在選擇職業時大傷腦筋,因為他們在學校裡沒有機會認識各行各業,其他的 行業又以課業天賦為前提,以至於他們常常要等到畢業了,才展開發現自己天賦的行程。


讓工作成為第二天性 必須學會犧牲、放棄


想要激發孩子的天賦,必須創造一個先決條件,缺了這個先決條件就無法發揮天賦:他必須讓小孩很早就習慣工作,動物本能就是勤勞的,我們只消觀察鳥類 如何築巢或如何餵哺雛鳥就知道了。當然,牠們的勤勞局限在本能所賦予的任務上。碰到攸關性命的事情時,人類也十分勤勞,但是人類的規章卻是創造文化。與動 物相反,人的一生要透過文化才具有生命意義,而所有的文化皆植基於工作之上。為了要確定一個人的道德與生活形態,我們需要儀式性的習慣,使這份工作成為倫 理,成為一個習慣。


小孩必須及早練習,持續守著一樁事情,為了工作而準備,孩子們必須學習放棄,放棄休閒時光、享樂、休息、遊手好閒、聊天,放棄所有有趣的事情,這就 是工作的先決條件。偉大的社會學家韋伯因而辨識出一個美德的三和音,做為我們文化與經濟之基石:放棄、工作以及理智的生活形態。


遊戲,是所有工作態度的第一個入口。可能是為了一個目標而放棄、證明耐力或為一件事而努力、追求精進。從小學習演奏音樂可以培養工作的美德,小孩子 模仿他們所見到的工作中的媽媽,做完一樣禮物、按時餵小兔子吃東西、清理牠的窩、幫牠鋪床、接手簡單的家事,這些全都可以培養工作的態度。工作將因學校的 回家功課而達到一個新境界,工作被儀式化,變得認真,同時學會犧牲、放棄。


工作的教育目的必須是一種習慣的程度,使工作成為第二種天性。看似與人類天性相違背的,都與工作相呼應。無法學習這種形式工作的人,會碰到麻煩,因 為內在工作的渴望會製造出一種習慣來,必須透過不停的決定要工作來取代這個習慣。如果人們必須為每一個作業過程重新決定的話,未免在道德上要求過高。


工作並未成為他的第二天性的人,發展天賦時將不會淋漓盡致,我並不只是說那些有目共睹的早慧,譬如音樂、運動或藝術方面的天性;我要說的是一個人多 方面的能力與才情,那些潛藏在許多人身上,尚未被發現,要透過自我認識,因此有了自信之後才發掘出來,並且能夠藉由工作而發展的天賦。


(本文摘錄自第四、五、十章)


班哈德.畢博(Bernhard Bueb) 簡介


哲學博士。1974年至2005年擔任德國薩勒姆王宮中學(Schule Schloss Salem)校長。 薩勒姆王宮中學為德國最知名、要求最嚴格的私立中學,曾培育西班牙索菲亞王后、英國菲利普親王等歐洲皇家和貴族子弟,及德意志銀行總裁、BMW總裁等政經 人物。該校宗旨在推廣真正對孩子有益的「愛中有紀律」教育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鈴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