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貼格友ㄉ文章一部分
在學校要求孩子們買補充教材書時.雖然經過貨比三家.買到物美價廉ㄉ東西
孩子還是會抱怨...買這ㄇ多有用ㄇ
我說...如果買ㄌ就有實效.比爾蓋茲ㄉ孩子不必念書ㄌ.他可以為他ㄉ孩子買下 全世界ㄉ書.實力ㄉ結果是公平ㄉ....花多少心力.結多少果實
自由競爭的市場 產生了一個現象
95%的錢 聚集在5%的人手上 例如世界首富比爾蓋茲
人家一天賺的錢 一位普通台灣人(平均所得約一萬三千美元)賺一輩子也賺不到....不公平嗎?
你知道一位台灣人一天賺的錢 地球上有一億人(大部分集中在非洲)一輩子也賺不到嗎? 哈 這樣有公平一些嗎?
公平是什麼?要如何定義公平呢?
哲學家提出很多公平的定義和原則..但似乎並沒有大家都認可的答案
公平這件事 屬於: 哲學 政治 宗教 道德…
經濟學家較同意的是"效能"
效能 就是以最低的成本 將經濟這個餅 作的越大越好
但是經濟學家確實也考慮過公平這檔子事
大致將公平分成兩組討論:
一 如果結果不公平 就不公平
二 如果規則不公平 就不公平
一 如果結果不公平 就不公平
簡單來說就是 如果每個人的所得差太多 就不公平
所以要公平的話 就要將富人的錢轉給窮人 讓每個人的錢都一樣
我試著解釋一下為什麼這樣比較公平
例如比爾蓋茲一個月賺一兆 常被誤認Brad Pitt一個月賺一百
這種情況下 同樣數量的錢對我來講比較大
比爾蓋茲拿出一千萬分給我 對比爾蓋茲不痛不癢 但是我會高興到中風
或者 比爾蓋茲拿出一千萬分給一百個人 這一百個人每人拿到十萬 這一百人的高興加起來 會比比爾蓋茲的痛苦 來得大
這就是公平的方法: 讓最多數的人達到最大的快樂
但是這種共產主義的概念 在十九世紀算是徹底失敗了(蘇聯 東德)
原因有幾個
首先 要賺多的人拿錢出來 賺少的人還有錢可以領 這樣是不會有人認真做事
其次 比爾蓋茲並不會直接拿錢給我 一定要透過繳稅給政府
就算政府完全清廉 計畫分錢的財政部 計算怎麼分的審計部 監督是否公平的監察院… 所有的人士,建築,行政,服務…費用怎麼來? 還不是要從稅金中扣
最慘的情況是 因為賺的多要繳高額的稅 比爾蓋茲不想賺太多錢決定裁員 窮的人又失業導致更窮 比爾蓋茲繳的稅也變成公務員薪水 窮人也分不到 全貧
二 如果規則不公平 就不公平
遵守以下兩點規則 大致就可以稱作公平了
1 保護私有財產
2 私有財產的交換要出於自願
如果不保護每個人的私有財產 所有東西都是共有的 例如石器時代的山豬 只有力氣最大抓的到山豬的人可以存活 而且每個人還可以搶他的山豬
如果不保護每個人的私有財產 所有東西都是共有的 例如石器時代的山豬 只有力氣最大抓的到山豬的人可以存活 而且每個人還可以搶他的山豬
如果私有財產的交換不用出於自願 人人都可以到7-11拿飲料喝…(好像也不錯)最後搶成一團 其實還是力氣最大的才可能存活
所以 符合這兩個規則 社會就會比較公平 至少不是像原始人 以打架決定一切
但是 公平歸公平 公平就能達到經濟學家要的”效能”嗎?
舉個有趣的例子
一天地震 把往台北的自來水管震斷了 全市缺水 本來一瓶30的礦泉水現在賣630 (全市現有的礦泉水數量固定 地震也癱瘓交通 礦泉水進不來)
有人願意花630買一瓶水 但是這樣公平嗎? 是否沒有能力花630買一瓶水的人就沒水喝?
以下討論兩個解決辦法
1 商店賣便宜一點(330) 讓大家買得起
2 政府將所有水買起來 重新分配
1 商店賣便宜一點(330) 讓大家買得起
有一位7-11的店長 “七先生” 良心發現 雖然大家賣630 但是七先生只賣330 想讓大家都買的起 哪些人會來買水? 本來就願意花630的人 和 本來只願意花330的人
一位 “真口渴” 本來就願意花630買水 沒想到330就買到了 真口渴賺了300 七先生虧了300
一位 “投機客” 本來只願意花330買水 買了後拿去賣給願意花630買水的人 投機客賺了300 七先生虧了300
這樣公平嗎? 看起來似乎是公平的 因為每個人都是自願的 但是善良的七先生虧了很多錢
2 政府將所有水買起來 重新分配
大有為的政府 將水全部以630買下 並以原價30賣出 但是需求大於供給 所以政府還另外規定一人只能買一瓶 因為限量超珍貴 所以一大堆人排隊從市政府排到總統府 還不時有打架事件發生
“真口渴” 本來就願意花630買水 沒想到30就買到了 他享受著喝著水並賺了600
“投機客” 又將30就買到的水賣給願意出630買水的人 賺了600
這樣公平嗎? 看似還是公平 因為大家都是自願的
但是 大家有沒有發現 以上兩種情況 除了真口渴以外 大部分的人還是花630買水 善良的七先生虧錢沒有幫助 政府介入也沒有幫助
嘿 公平到底有什麼意義? 怎樣做才公平?
公平真的好嗎? 讓比爾蓋茲賺多一點錢這種不公平的事 真的不好嗎?
我想 這還是值得繼續討論的議題